有事勤跑 无事不扰——辽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跑出振兴加速度

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将因熊市而蒙受重创。

经过内部复杂博弈和多年的蹉跎,2010 年 12 月,全国人大预算工委最后将预算法修正事宜转交给了国务院。在 2002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才18,903.64 亿元,到 2011 年中国政府的第一财政收入就达到了 103,740 亿元。

有事勤跑 无事不扰——辽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跑出振兴加速度

对预算监督和违法行为追究缺乏可操作性。以及对预算公开缺乏明确要求等。财政制度已成瓶颈2012 年两会之际,诸多民生问题成了今年的热点话题。笔者曾参加了一次修正案(草案)讨论会预算法作为一种行政法规,实质是让各级政府官员在法律规则的正式约束下管好用好纳税人的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后来,经全国人大有关部门与国务院相关部门的反复协商,在 2004 年全国人大正式启动了《预算法》的修订议程,并在 2006 年由全国人大预算工委牵头起草了《预算法修正案》第一稿。现在看来,尽管 1994 年通过的《预算法》有诸多弊端,但自 1951 年 8 月 19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预算决算暂行条例》,到在 1988 年 3 月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马洪等 32 名代表提出了制定预算法的议案,再到 1994 年我国第一部《预算法》的制定、颁布和实施,还是标志着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进步。从铁道部到地方政府,中国经济已经深陷债务危机。

恰恰是因为这么瞎搞,经济底子会越来越虚,距离走出萧条也越发遥远。如果扣除经济增长和长期利息变动相抵的部分,偿还目前的880万亿日元债务需要300多年。2008年、2009年上海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了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现在看来超过东京、纽约也是指日可待了。2009年日本GDP约为480万亿日元,经济增长率按照2%计算,每年最多增加10万亿日元,扣除社会保险和租税负担,按照25%—30%计算,每年增加税收不过2.5万亿到3万亿日元。

2011年6月份的时候,国家开始重新思考铁路规划,决定放慢速度,削减对铁路的投资。让人担心的是,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比铁道部来得还猛烈。

有事勤跑 无事不扰——辽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跑出振兴加速度

什么叫不可持续?不过是和负增长一样的委婉说法,真相就是在全面下滑。在上海市政府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他们自己也坦言:依靠大规模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首先是云南公路千亿贷款已经发生技术性违约,经过云南省政府和四大国有银行的紧急磋商与协调,才避免了危机的爆发。所有的钱全砸进去了,没钱了怎么办?等国家拨款,向银行借债。

这里我得为政府辟个谣,政府可不是在温州动车事故之后,而是在那之前就已经考虑修改计划了。结果,铁道部一口气投进去2.4万亿,全国4.1万公里铁路一起上马。对于季节周期,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2011年1—11月份,上海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350.5亿元,比2010年同期下降0.9%,其中5月份比2010年同期下降5.7%。

而这些钱经银行之手被转给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而在所谓解读数据的部分,作者还会花不少笔墨来介绍每一个数据的重要性,这也显示了他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的经济学家和新闻记者,对中国经济数据透彻的理解和独到的视角。

有事勤跑 无事不扰——辽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跑出振兴加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统计局和任何与中国数据打交道的人还需要面对其他棘手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政府官员总是通过扭曲数据来帮助其提升仕途,或提高市场对经济的信心。作者最后还解释了CPI对股市、大宗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影响。

基于此,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指数在政策开始放松的11月见底,而Markit指数目前依然疲弱的事实,向我们揭示了政策放松是如何影响经济的。在过去几个月中,那些似曾相识的关于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可靠性的问题,又开始浮出水面。事实上,即使在经济健康的时候,如果我们要构建一幅中国经济的完整画面,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必要的。货运量持续疲弱、新增贷款回落、发电量降幅之大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尚未发生过。正如欧乐鹰在书中所说,尽管对其本身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国家统计局对编制通货膨胀和其他关键数据的细节始终保密。两项指数的发布者均声称,他们的调查准确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构成。

最近中国的两个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发生较大分歧就是一个例子。所以,了解公布数据存在的缺陷是很重要的,即使缺陷并不是很明显。

只有当我们了解了这些数据的内涵,才能清楚理解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这种方法也得到了其他人,包括中国副总理李克强的提倡。

作为热选指标之一的发电量,已经发出了红色警报。在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中,发电量可能与其经济活动相关性较大,但它显然不是衡量服务业活动的理想指标。

欧乐鹰(Tom Orlik)的新书《解读中国经济指标》,使这项任务容易很多。由于存在对宏观数据准确性的质疑,许多投资者转向了他们认为可以看清事实真相的替代指标。来源: 财经网 进入专题: 经济数据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中国经济的快速变化。

他的书覆盖了30多项和中国宏观经济有关的数据,不仅涉及了市场密切关注的也是常被质疑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包括了那些次要的、但仍有助于了解经济全貌的指标。统计局已投入大量资源改善数据的收集方法,特别是通过控制数据采集系统减少参与数据编制机构的数目。

作者之前是北京一家机构的经济分析师,目前是《华尔街日报》驻中国的记者。无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准确与否,4月的各项数据均表现不佳。

针对目前的形势,决策者正在做出政策反应。一种更为复杂的办法是综合考虑一系列相关指标。

但这些指标都有其自身的问题。但是,当中国19个省份为十二五规划设定了雄心勃勃的10%以上的年均增长目标时,政府所公布数据的可靠性,仍难免受到质疑。欧乐鹰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些替代指标,如地方就业部门收集的关于劳动力市场供求的数据。不过了解统计局是如何得到这些数据,则是更准确地解释这些数据的第一步。

在这本书中,每当讨论一项指标时,作者都用一节的内容来详述数据是如何被收集汇总的,对于编制方法的阐述,有些来自于政府的分析报告,或者来自于他自己的调查研究。多年来,统计局不断调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处理,以适应服务业在经济中地位的日益提高。

李克强曾告诉美国大使,较国内生产总值(GDP)而言,他更愿意关注发电量、铁路货运和银行贷款方面的数据。那么,如果参照这套方法,今天中国的经济形势如何?不幸的是,消息并不好。

到目前为止,国家统计局还没有公布关于这些权重的完整信息。相比之下,官方的失业数据仍然只包括在册登记的城镇职工,因此在今天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处。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友情链接: